摘自《中盐总公司网站》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办[1995]119号文)的通知要求,广东省从1996年1月1日起食盐全部加碘,全民食用碘盐,至今已整整十年了。十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国家发改委和中盐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省盐业总公司与卫生、发改、工商、质监、教育等部门各负其责,通过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的消除碘缺乏病综合措施,以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危害,提高广东省人口素质为目的。加强食盐专营,狠抓碘盐生产加工质量,普及合格碘盐的供应,强化食盐市场管理,使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供应量、碘盐覆盖率逐年增长。十年来,广东盐业的管理体制虽然几经变动,但食盐专营工作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995年广东省碘盐销售量为12.22万吨,2005年碘盐销售量达到37.38万吨,碘盐合格率2005年比1995年增加了36.09个百分点,合格碘盐食用率2005年比1995年增加了54.42个百分点,碘盐覆盖率2005年比1995年增加了36.99个百分点。
十年来广东盐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贯彻《食盐专营办法》,落实食盐专营“三率”
十年来,广东省盐业总公司认真贯彻执行《食盐专营办法》,按照国家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中盐总公司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编制和上报年度计划,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食盐调拨计划和干线运输计划。认真贯彻产业政策,在生产企业进行改革和解困工作,压缩低产低效低质盐场的生产计划,加大盐场转产力度。按照市场需求,认真审批月度购进计划,做到既满足市场需要,又能优先照顾本省产区的调运,确保社会稳定。在广东省产区天气不好的年份,公司及时调整分配调拨计划,调减本省盐的生产调拨计划,相应增加了外省盐的购进计划,并报中盐总公司和国家盐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及时组织调运,确保了市场的供应。公司经常强调调运管理规定和纪律,要求运销企业均衡执行计划,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尽量把违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各单位逐步形成自觉遵守调运管理规定的良好习惯。
广东省盐业总公司认真执行国家食盐价格政策,经常开展食盐专营工作检查,发现苗头及时制止,十年来,没有违反国家价格政策的现象发生。并且认真抓好产区盐款的承付工作,密切了产销关系。
二、加强盐政管理和执法,巩固食盐专营成果
1994年12月,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广东省食盐专卖局,赋予六项盐业行政管理职能。《广东省食盐专营管理实施细则》和《广东省盐业管理条例》对广东省盐业执法主体从法律上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依据政府的授权和法律的规定,广东省各级盐业行政机构相继设立了盐政处、盐政科和盐政股,从事盐政执法工作。盐政执法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不断加强盐业行政管理,在依法保护盐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进行,监督管理盐业市场上的各种经济活动,查处各类涉盐违法行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前几年,在整顿和规范食盐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加大了盐政执法力度,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盐产品的行为,维护了食盐专营和消费者利益,净化了食盐市场。
三、依法治盐,完善盐业法制建设
十年来,广东省盐业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立法工作取得可喜进展,盐业法规不断完善;执法工作逐步规范,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盐业法规广泛宣传,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盐业法制工作的加强,促进了广东省盐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亦于1997年8月1日发布第183号令,颁布实施了《广东省食盐专营管理实施细则》。为了加强食盐专营管理和保障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广东省实际,在广东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盐业管理有效措施的基础上,1999年11月27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盐业管理条例》,并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人大根据盐业的实际情况,于2002年10月13日对《广东省盐业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
四、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广东省盐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广东省盐业总公司根据广东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贯彻国家盐业产业政策,从扩建盐田、增加产量的外延发展向以质量、品种、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发展转变。生产企业对分散、低效的小盐田进行转产,对基础较好的盐田进行技改,建设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盐田,同时开展综合改革,争取早日解困;运销企业围绕效益这个中心开展经营活动,努力多创效益。
近年来,广东省盐业总公司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注资参股湖北永祥盐矿、江西新干盐矿,既实现了资产增量,又参与了上游资源的开发。根据省政府关于广东盐业要走“海矿盐并举”的发展,广东省盐业总公司正在进一步探索海矿盐并举的发展道路,利用广东自有的盐矿资源,建立广东矿盐生产基地,减少对外省盐的依存度,提高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在品种结构上,积极开发出加碘盐、营养盐、保健盐、汤料盐、禽畜盐、沐浴盐、养殖用盐等几十个品种。盐的品种从单一的散装粗海盐向精细化、保健化、多功能化、小包装化发展。
五、深化盐业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广东省盐业总公司针对新的形势,有目的地引入市场方式,用市场方式来落实专营政策。在巩固和完善现有销售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和拓展功能,规范管理,提升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提高网络赢利能力和控制盐品市场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自己较完善的网络配送及销售功能,着力打造“索碘”网络品牌,在销售盐产品同时,代理代销部分有市场潜力、质量保证的与盐相关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完成物流和分销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全省统一的盐业物流平台,实行按经济流向组织配送,提升广东盐业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努力实现以主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从产业链着手,围绕主营业务的发展,采用合作、收购、参股、争取划拨等方式,积极上下游企业,实现主业的延伸,既巩固现有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又实现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盐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筹建广盐集团,推进广东省盐业总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企业为主,引入投资者,实施参股等方式,构建盐业的产业链。在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改革发展的各种配套制度,完善有关的管理机制,做好改革发展有关政策的指导工作。另外,要以和谐盐业为导向,创新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智慧,调动各方面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齐心改革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