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盐业集团公司召开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议

发布时间:2006/7/26 9:16:17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摘自《中盐协会网站》

2006年7月15日,甘肃省盐业集团公司在河西盐业分公司召开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总结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集团公司班子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各盐业分公司经理、业务和财务经理及38个县(市、区)盐业公司的经理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分析了上半年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剖析了影响经济活动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下半年工作的改进措施和重点工作。集团总裁、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玉宝在会议结束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由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其鳌主持。

会议分析指出,1—6月集团公司盐产品经营呈现购进减少、销售增长、库存下降、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共购进盐产品81,828吨,其中:食盐购进51,943吨,完成年计划的43.3%,同比减少8.8%;工业盐购进29,885吨,同比减少9.4%。盐产品库存5.35万吨,其中:食盐库存3.89万吨。1—6月集团公司食盐销售6.72万吨,占年计划的53.8%,同比增长35%。完成食盐终端销售6.61万吨,占年计划的50.7%,同比增长23.4%,实现了多年来第一次全省全面上升的态势,定西辖区上升幅度较大,为87.5%,陇东、天水、河西、陇南、兰州辖区分别上升了31.6%、30.5%、19.4%、14.9%、13.7%。工业盐销售2.8万吨,完成年计划的61.4%。1—6月集团费用开支总额略有增长,费用率水平下降,开支整体呈现出更加合理的趋势,说明集团公司成本费用年活动初见成效。但分级来看,三级公司可控费用仍呈增长趋势,控制效果仍不明显。1—6月集团实现利润稳步增长,盐业子公司亏损面和亏损额有较大幅度下降。全集团实现利润401.2万元,增长了5倍多,子公司利润增幅近9倍;亏损面大幅度下降,上半年亏损子公司减少13户,亏损额减幅为82.1%。1—6月集团现金净流量稳定增加,资金回笼增长36.1%,资金运用效率提高;应收款项占用下降,偿债能力继续增强,财务结构更加合理。
在听取了各盐业分公司的汇报后,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其鳌全面总结分析了集团公司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食盐销售稳定增长,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实现了“双过半”的奋斗目标。集团调拨销售9.53万吨。其中食盐6.72万吨,完成了计划12万吨的53.8%,较上年增长35%,天水、定西、陇东分公司的增幅较大。终端销售9.4万吨。其中食盐6.61万吨,完成12.5万吨的53.%,较上年增长35%,完成人口计划13万吨的51%,较上年增长23.4%。从销售额来看,集团公司实现0.93亿元,完成预算的62.2%,剔除白糖926万元后,增长19.2%。盐业子公司实现0.99亿元,完成预算的52.9%,同比增长32.6%(75家中68户增长,1户持平,6家下降,除定西、陇东辖区外,其余4个辖区完成预算都在50%以上)。从调拨销售与终端销售的对比来看,流通渠道更加协调顺畅,改变了过去二级压库的局面。
二是库存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达到预期的调整目标。集团公司及分公司积极争取国家计划的优惠政策,上半年购进完成43.3%,同比减少8.8%,从源头上缓解了库存的压力。库存总量5.35万吨,较上年减少1.88万吨,二级食盐库存1.88万吨,三级2.02万吨,部分地区有些薄弱,另外与消化老库存有关。
三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内涵发生深刻变化,“三率”、“三化”水平不断提高。按人口计划完成排序(含兰州直销76家)分析,完成50%以上的有25家,占33%;完成40-50%的有16家,占21%;完成30-40%的有21家,占28%;完成30%以下的有14家,占18%。按全省终端销售6.61万吨食盐结构分析,从品种来看,精碘盐占84.1%,粉碘盐占7.7%,日晒盐占4.6%,粉洗盐、肠衣盐占2.2%;从用途来看,食用盐占84.1%,食品加工用盐占9.9%,畜牧盐占2.6%,皮革盐占2.9%,其他占0.5%;从销售方式看,直接批发占62%,委托批发占30%,零售占7.6%,其他占0.5%;精碘盐中500g占84.1%,1000g占1.4%,50㎏占7.5%;粉碘盐中500g占42.5%,1000g占19.7%,50㎏占37.9%;河西、定西、天水、陇南、陇东精碘盐的比重都超过80%,陇南最高为98.6%,兰州最低为73.4%;全省精盐销售6.2万吨,同比增长28%,小包装食盐增长31.4%,其中500g增长30.5%,1000g增长63.6%;500g乳白膜食盐处于起步阶段,全省终端销售2496吨,占总量的3.8%,其中河西1391吨。
四是全省盐业市场环境正得到逐步改善。10吨以上大案增加9起,查获的盐产品占总量的67%,举报案件只占9.6%,同时新型替代产品的冲击不断增大。
五是成本费用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集团的综合采购成本坚持政策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注重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全集团费用6718万元,同比增加258万元,只增长4%。其中母公司总体费用与上年持平,但费用率水平为45.6%,同比减少17.7%,盐业子公司费用同比增幅15.5%,占预算的51%。按费用的形态分析,母公司可控费用同比减少4.7%,固定费用同比减少23.3%,变动费用率同比减少2.1%。母公司中可控费用陇东分公司控制较好,固定费用天水分公司超时间进度,占目标任务的57.5%,兰州分公司的变动费用率有了一定增长;子公司可控费用同比增长9.6%,固定费用同比增长16.8%,变动费用率同比下降1%。子公司中可控费用天水辖区增幅达31.9%,固定费用全部上升,平均增加18.9%,变动费用率河西、定西辖区下降,其他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总体来看,母公司控制的较好,子公司控制不力。
六是受销售增长和费用控制的双重作用,经济效益提升,财务状况进一步好转。获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集团利润401.2万元,同比增加341.3万元,增长5倍多。其中母公司增长2倍多,陇东、定西分公司增幅居前;子公司同比增加205.8万元,增长9倍,河西、兰州、天水、定西、陇东辖区增幅超过了100%;全省盈利65户,同比增加13户,亏损10户,同比亏损户减少13户,定西、陇南辖区全部扭亏为盈。母公司共回笼资金1.1亿元,同比增加0.3亿元,增幅36.1%,总体增长态势良好。应收帐款陇东、河西、定西分公司呈下降趋势,兰州分公司除白糖外也下降;子公司比年初下降9.3%,比上年期末下降32.9%;直管子公司在上升。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经营效率在不断提高,资金占用趋于合理,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提高。
陈总经理指出了上半年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六个问题。一是经营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二是盐业子公司费用控制效果不明显。三是全省食盐终端销售差距较大。四是基层经营单位设施薄弱。五是市场监管的手段仍然十分落后。六是多元化经营尚无实质性进展。
关于下半年的工作,陈总经理强调指出:一要以调整经营结构为主线,切实提高“三率”水平和集团整体效益。要全面推进乳白膜、纸塑新包装食盐的上市推广和占领工作,提高市场占有率,确保发展质量和效益。二要以组织结构调整为重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积极研究,按照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营销方式,改造业务流程,缩短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三要以深化市场管理和落实盐业工作“政府行为、部门职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为手段,营造经济增长的良好氛围。四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增强集团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五要以成本费用控制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企业管理。成本费用控制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六要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为永恒的主题,不折不扣地严肃执行食盐计划、盐种和价格政策,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切实维护食盐专营。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高玉宝在会议结束时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集团上半年各项指标达到八年来最好水平,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令人欣喜,对此向战斗在全省盐业战线上的广大员工表示良好的祝愿、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本次会议开的很好,各单位一定要把会议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他分析了上半年经济运行中不可忽视的八个问题,需要引起各级班子的高度重视。一是计划完成不均衡的问题不容忽视。好的县局已完成全年的任务,最差的县只完成全年任务的14%,这也从另一方面明确了我们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各分公司要帮助认真剖析,寻找差距,采取得力措施,使其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二是上半年局部地区的食盐集中购买的滞后影响不可忽视,潜在的危机十分突出地显现出来,有关分公司和县公司要提前研究相应的措施搞好工作,尽力避免“上半年大起、下半年大落”的局面。三是新品种盐销售滞缓的问题不容忽视。新品种盐和多品种盐是甘肃盐业发展的方向,集团公司要将新品种盐和多品种盐的销售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认清发展趋势,总结价格和规格等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完善办法,使多品种经营有所突破。四是成本费用控制年活动的任务仍相当艰巨的问题不容忽视。上半年子公司费用控制较差,可控费用和固定费用不降反升,问题是严重的,各分公司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把控制费用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坚决落实已分解下达的控制指标,严格考核兑现,杜绝部分单位胡花乱用、大手大脚和不执行财务制度等浪费现象,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五是多元化发展项目效益不佳的问题不容忽视。兰州分公司食糖经营亏损和天水糖酒公司上半年亏损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要看效益,不搞花架子;下半年要采取坚决措施,以效益为中心,为唯一标准,进行市场化运作,对于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坚决不搞,就是“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六是盐业市场管理出现新动向的问题不容忽视。既要重视新产品的冲击,又要处理好工业盐与食用盐市场变化的关系,要关注和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工业盐销售和价格行情急剧下滑对食用盐市场的新压力和周边小盐场、小盐池对食用盐冲销的严峻挑战。七是重视“三化”、“三统一”的问题。小袋化、精细化、硒碘化是检验食盐专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效益的增长点,要做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坚决消除“盐种决定销售”的错误认识,规范多样化和自身经营行为,积极扩大“小袋化和精细化”盐的销售。“三统一”就是统一盐种、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全省食盐终端销售市场必须最大化的投放精碘盐和500g包装,决不允许低价、压价竞销和内部相互冲销,否则将严肃处理。八是关于规范行为的问题。要警钟常鸣,要时刻清楚领导的行为是处于被监督之中,不允许干的事坚决不能干,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私购私销、不得以不允许的盐种、包装、价格行为冲销市场,严格禁止商业贿赂行为。
高书记强调指出,要切实加强班子建设。大量事实充分证明,领导班子的作用,尤其是一把手的决定性作用是保证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其他条件没有变的情况下,班子的调整变化会带来工作效果的明显变化,好的一把手能把一个烂摊子搞活、搞好,不好的一把手会把一个好企业变成烂摊子。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刚刚结束,治理商业贿赂活动已经开始,各级班子的一把手一定要有政治敏锐性,不要犯错误,不要出问题。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各级领导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大局意识,顾大局、识大体,决不能站在小集团、小企业的利益上;要热爱专营事业,热爱我们的企业,热爱广大的员工;要有敬业奉献精神;要有良好的修养。就我们的工作而言,一把手要有清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各单位要继续念好“一个中心、两大管理、三大意识、三大课题、三个重心、四项原则、五项要求”这本经,要善于创造性地结合本企业实际,贯彻好、落实好这本经。二要加强组织建设,班子配备上要坚持好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好任人唯贤;在班子配合共事上要努力营造团结、和谐、融洽的氛围,建立和谐班子,树立班子的权威性、号召力和良好形象,坚决反对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互相拆台、两面三刀等不良习气。三要加强作风建设,树立“严、细、实、快”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并把四个字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四要加强廉政建设,“公生明,廉生威”这是最基本的官德,各级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树立“公、廉”意识,这是权威性和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认真传达、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发现问题,剖析根源,寻找差距,制定措施,群策群力,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全面努力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