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受到代表委员和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报告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爱人民、人民政府为人民、政府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切含义。
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志海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要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从老百姓最根本、最关切的日常生活细节着手,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才是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切入点,才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杨志海委员长期从事我国轻工业的领导工作,对于轻工产品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既有方向和大局方面的准确把握,又对一些日用消费品行业的具体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尤其对他主管多年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盐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看法。
食盐作为百姓日常用品,关系到国计民生,食盐专营工作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临考验。对此,杨志海认为,要以专营来统揽全局,要以市场来发展专营,关键在于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专营工作需要很好地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寻找到食盐专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最佳结合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整个盐行业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食盐生产经营的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加快食盐流通的现代化改革,实现食盐产销一体化,可以进一步完善专营体制。加强食盐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在食盐专营领域严防商业贿赂这个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公害”,也可以有效地解决食盐专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之,食盐专营体制只有在盐业的不断发展中才能得以完善。
杨志海指出,为实现中国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最大程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食盐安全,现阶段实行食盐专营非常必要。他说:“有的同志对食盐专营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就目前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取消食盐专营的条件尚不具备。换句话说,食盐专营仍然要坚持。”如果取消专营,起码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成熟的经营主体。如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是由一个或几个大公司统管全国工业盐和食盐的产销,具备健全有力的产业组织,才能杜绝非碘盐对市场的冲击,出了问题也便于追查。二是成熟的消费者群体。消费者有较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自觉选择食用碘盐。三是有效的市场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能有效地保证合格碘盐供应。
目前我国食盐市场无序竞争现象相当严重,产盐区私采滥挖盐矿,偷运、私贩无碘伪劣食盐的情况并未杜绝,工业盐冒充食用盐充斥市场的情况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需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一下子放开市场,私盐必定泛滥。如果允许生产企业直接进入市场,允许营销企业自主选择市场,那么边远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将难以保证碘盐供应,每年将有可能增加数百万的弱智儿童和其他病患群体。
杨志海表示,只有将食盐作为特殊商品来进行专营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碘盐供应,保证人民群众的食盐安全。“十五”期间,科学食盐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十五”末期,全国(除西藏)碘盐覆盖率达98.11%,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5.35%%,人民碘营养水平明显改善,碘缺乏病率由20.4%%降低到5.3%%,有1.33亿新生儿脱离缺碘危害,儿童智力水平平均提高12个智商点。
虽然“十五”期间,我国基本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但是,作为一个碘缺乏国家,我国缺碘地区很广,大约有7.2亿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世界缺碘地区人口的一半。根据国内外多年的经验,在食盐中科学地补碘,是消除碘缺乏病最安全、简便、经济的主导措施,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高民族健康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项需要坚持不懈的重大战略任务。
杨志海最后强调,目前我国食盐专营体制确实存在某些弊端,有体制问题,也有工作落实中的问题。但是没有专营,就没有食盐的强制性加碘,我国生活在缺碘地区的7.2亿人民的身体健康就无法得到保证,母婴两代人的生命健康就无法得到保证。食盐专营利国利民,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视,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维护,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转自中盐总公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