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江西商务之窗》
走进全国重要盐化工业基地——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盐),所见所闻,无不让人感受到公司发展的逼人态势。而这一切的变化,主要是公司坚持不懈地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公司总经理郑建新告诉笔者,这正是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源泉。
资源:利用最大化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必须让它最大化利用。”中盐在确立循环经济理念基础上,始终遵循这个既普遍又让人忽视的资源观。中盐在发展定位上,除了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盐化工原料生产和供应基地外,还着力打造成成为我国盐化产品的精细化工生产试验中心。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中盐吸引了一批技术先进、高附加值的盐化企业入股投资兴业,不但使新干盐岩资源得到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而且延伸了盐化工产业链,盐化工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提高。目前,已开发出以岩盐、萤石和煤炭资源为依托,发展盐化工、氟化工、精细化工三大系列的18个盐化产品。香港华星行有限公司已在8月中旬落户中盐投资8000万元开发洗涤助剂产品,广东中山瑞利原料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新建的20万吨/年联碱法纯碱工程项目和香港建滔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年产15万吨的离子膜烧碱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中。郑总经理说:“目前公司年增销售收入2亿元,年增利税8900万元。随着盐化工产业链的进一步扩展,到十一五末,我们的盐化工业产值可超100亿大关,利税达18亿元以上。”
能量:耗用最小化
要探寻中盐循环经济,热电站是一大亮点。走进热电站电脑监控室,技术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电脑上清清楚楚地显示着背压式汽轮发电机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情况。中盐党委书记唐勤根介绍说,热电站是公司60万吨盐硝联产扩改项目之一,主要采用1台B12-3.43/0.49背压式汽轮发电机和1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同时满足两套制盐工艺所需。
结合本矿原卤水份等具体情况,中盐采用烧碱——纯碱法净化卤水、真空制盐、母液回收法提硝,需要热负荷96.78T/H。原有的2台15万吨/年制盐工艺采用20T/H沸腾炉和1500KW汽轮发电机供汽,由于燃烧效率低(76%),石灰石脱硫时钙的利用率较低、脱硫效率不高,烟尘排放浓度高,除尘效果差,严重影响环境,资源浪费严重。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中盐引进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这项技术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具有多处优点。一是燃烧适应性广。几乎可以燃烧各种煤,如泥煤、褐煤、贫煤、无烟煤、洗煤厂的煤泥,以及洗矸、焦碳、油页岩等,并能达到很高的燃烧效率。二是负荷调节性好。比较适合调峰电厂或热负荷变化较低大的热电厂。三是燃烧热强度大、节省能源。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每年燃煤可节省1.5万吨。
废弃物:循环系统最新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盐就抛弃了“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观念,引入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新理念。1985年以来,中盐一直致力于运用高新技术“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建立了多条新的生态产业链,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企业的命脉。目前,中盐每年产生的生产废水达6075×104M3/a,主要来自于卤水净化车间和盐硝车间等五个环节。为此,中盐建设了一套6000m3/h循环水系统,吨产品可有效利用60m3循环水,5.5m3直供水。主要包括热水池、循环水泵房、冷水池。冷却塔设于冷水池上部。通过这套水循环系统,冷凝水的循环利用可节约水资源6075万立方/年,含盐废水回至矿井再利用可节约用水315万立方/年。不仅减少了对农作物和生活饮水的污染,每年还可为企业节约取水资金261万元。
在生产过程中,中盐公司每年生产灰渣量达80116T/a。为了减少废渣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中盐对锅炉灰渣按规定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的原则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实现了灰渣的综合利用,仅此一项,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1522万元。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的、涉及领域相当广泛的举措。中盐最终目标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罗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