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棋走出尉氏盐业发展新天地

发布时间:2006/9/1 8:36:22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摘自《汴梁晚报》

尉氏县盐业局原是开封盐业系统经济较为困难的县局之一。为了摆脱困境,尉氏县盐业局通过反复考察论证,结合县局实际,在全县范围内果断实行了职工包乡建站、食盐终端销售和吨盐费用包干的经营方式三步棋。三步棋使尉氏县盐业局摆脱了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尉氏县人口约84万人,年销售量4800吨,县盐业局职工人数为265人,冗员多、业务量小,造成企业包袱越来越重。截至2005年年底,职工集资额达310万元,银行借款410万元(其中银行承兑260万元),拖欠老盐款26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达145%。面对困难,该局不等不靠,创新经营方式,保证了食盐专营任务的完成。
第一步棋:职工包乡建站。过去食盐行业实行的是县级批发,各乡镇食盐供应由个体商户代批。实行包乡建站后,取消个体代批点经销食盐,由职工下站经营,45名职工分赴18个网站一乡一站。这样既解决了企业人员多无活干、无饭吃的现象,又为企业减少了近30万元的代批费用,同时企业财务费用大幅下降,45人仅工资费用开支一年就减少20多万元。
第二步棋:推行食盐终端销售。服务好群众,保证群众吃上合格碘盐,确保食盐专营任务全面落实是该局的责任和义务。今年年初在包乡建站的基础上,尉氏县盐业局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情况,大胆提出让县局职工分片承包到各乡、村,实行终端销售,减少批发环节,直接开展零售业务。实行领导包片、职工包乡的“六四工作制”,由各副局长带队,6人一组,将全县16个乡镇分为四个区,直接送盐到户,职工工资每月按档案工资的20%发放,其余部分按销售量提取,上不封顶,多销多得。这项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解决了职工无岗位、待业、内退等诸多矛盾,另一方面企业职工也得到了较大实惠。这项举措的推行,按全年销量5000吨计算,一年增加利润70多万元。
第三步棋:实行吨盐费用包干分配制度。实行吨盐费用包干分配制度是尉氏县盐业局又一重大改革措施。为了搞好此项工作,该局成立了费用核算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提高职工收入,服务广大群众为原则,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工资、费用计算办法,按照全体人员分片情况,将工资费用直接核算到销售当中,单位财务不再负担任何费用。四个区主要领导发档案工资的20%,这样每年节约近40万元的费用。此项工作实施以来,销售与个人收入挂钩,让每一名职工都投入到销售队伍中去,多劳多得,职工收入不断增加,大大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转变,由等客上门到入户服务,服务意识明显提高,盐业市场也得到了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