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盐业向42个县级公司配备食盐现代流通配送车辆

发布时间:2008/4/9 10:41:56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摘自《中盐协会网站》

2008年3月4日,正值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伴随着欢快的《迎宾曲》,山西省国宾馆——晋祠宾馆的露天会场内彩旗招展,彩球高悬,铺着红色地毯的主席台上,印有鲜艳的山西盐业标志图案和“山西盐业食盐现代物流配送车发放仪式”会标的背景板墙格外醒目;42辆批着鲜红彩绸红花的“江淮”牌箱式配送车,整齐划一地停放在会场的一侧,整个会场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之中。山西省盐业公司、山西省盐务管理局向42个县级盐业公司无偿配备食盐现代物流配送车辆的发放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齐玉梅,山西省盐业公司经理杜建华,山西省盐务管理局局长蔚利洲,以及山西省盐业公司和山西省盐务管理局的其他领导同志田江、常旭东、韩建军、杜志国、王建文、邢红伟、刘明旺、贾迎春、董薇出席发放仪式并向接受车辆的县级公司代表发放车钥匙。山西省盐业公司、山西省盐务管理局的干部职工和所属各分公司、分局的领导,以及古交市、浑源县、霍州市等来自全省42个县市区盐业公司的代表近200余人,参加了车辆发放仪式。山西省盐业公司党委书记田江代表省公司、省局向来宾致辞。山西省盐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常旭东主持了发放仪式。
发展食盐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工程,是山西盐业系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的要求,强化城乡各级盐业部门的供应保障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杜建华经理多次强调,建设食盐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改造和整合盐业传统经营网络,拓展盐业生存发展空间,促进山西盐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食盐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适应市场需求,激活网络的双向流通功能,加快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重要因素;完善食盐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活跃城乡消费市场,改善群众消费环境,维护盐产品的食品安全,保障盐业供应的重要举措。山西省盐业公司、山西省盐务管理局作为供销社服务“三农”的重要部门,肩负着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的重任,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07年,山西省盐业公司和山西省盐务管理局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牢记食盐专营宗旨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神圣使命,坚定不移地以强化社会效益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手段,以保障碘盐供应为己任,改革三项制度、创新管理模式、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市场建设,推动了山西盐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开拓发展,销售体系逐步向网络化、连锁化、规范化方向健全,促进了全省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继续稳定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上,社会效益成效显著。企业经济建设继续保持良性增长态势,在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食盐专营计划指标、保障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盐供应的基础上,全年销售各种盐商品34万吨,上缴国家利税和实现利润再创行业历史新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工农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省农村人口多,山区地域广,这既是盐业配送网络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盐业部门保障合格碘盐供应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全省的发展环境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部分县尚且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长期以来各级盐业、盐务部门坚持深化食盐专营,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我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进程,为保障城乡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盐的工作作出了突出成绩和巨大贡献。为表彰他们的工作成绩,加快我省食盐流通现代化网络的建设步伐,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公司、省局确定的“产区分装、直达县级、就站分发、减少迂回”的合理调运方式,建立健全具有山西盐业特色的食盐配送体系,加强市场建设和监管,省公司和省局共同决定,对42个县级盐业公司各奖励一台食盐配送车辆,用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并计划在2年内逐步对全省其它各县全部配备到位。这必将对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我省的食盐现代物流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必将使山西盐业在省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