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盐业集团30年谋求跨越式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09/5/25 17:44:57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摘自《天天食品配料网》

  贵州盐业集团(简称贵盐集团)组建于2000年,由贵州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8个地、州、市以及62个县(市)级全资子公司参股公司组成的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属省管27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之一,担负着维护食盐专营,保障合格碘盐供应,消除碘缺乏病的历史使命和职责。

  30年前,在普及碘盐供应,防治碘缺乏病之前,贵州省有57个病区县,占全省87个县(区、市)的66%,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很大威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1978年,全省开始供应加碘食盐,1983年全省普及供应碘盐到逐步全面稳定供应,并从1985年全面实现碘盐供应小包装化。贵州省盐务管理局1988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成立,行使省人民政府对盐政的管理职权。1990年省人民政府授权,贵州省盐务管理局作为全省盐业行政主管机关,主管全省盐业工作。现贵州省盐务管理局和贵盐集团合署办公。1996年,《食盐专营办法》颁布以来,贵州盐业进入迅速、平稳发展的成长期。2000年11月8日,贵州盐业集团的挂牌成立,这无疑使贵州盐业改革发展进入了一条快车道……

  截至2008年,在改革大潮中成长壮大的贵州盐业集团,资产总额预计达11亿,销售收入可望突破7亿,实现利税近1亿。目前,加碘食盐已深入千家万户,食用合格碘盐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通过几代盐业人的不懈努力,2007年经国家消除碘缺乏病评估组评估,贵州省已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2007年全省碘盐覆盖率达99.35%,全省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6.3%。

  回顾:立足根本为人民

  30年来,为保障全省人民群众合格碘盐的供应,贵州省盐务管理局按照“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执法为民”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食盐市场,整顿规范食盐市场秩序。为捍卫食盐专营,贵州省盐务管理局把严厉打击涉盐违法行为作为盐政工作的重心,以“内治、外联、齐抓共管、堵源截流”的工作方法,坚持不懈地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管理活动,打击私盐贩销的违法行为,规范内部经营秩序。通过开展全省专项整治行动,对边区18个县市食盐市场进行动态监控管理,在接壤点设置盐政协查点,在配送中把管、访、销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完善市场监控体系,把区域性专项执法行动与日常稽查行动相结合,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协调与协作,共建了边区市场新秩序,有效地打击了私盐贩销违法活动,遏制了省外私盐进入我省的非法渠道,省内食盐市场秩序井然。

  同时,加大对《食盐批发许可证》、《食盐准运证》、《食盐零售许可证》三证严格管理。对盐业行政许可进行公示,做到统一受理、统一送达、补正材料一次告知、时限规定等制度的真正落实,增强了盐业行政许可的透明度,并规范落实了执法责任制度,做到职责清楚,责任明确,制度成文,实施明了。

  据统计,1996年至2007年期间,全省共查获各类涉盐违法案件12000起,查获各类违法盐产品9824.8吨,没收盐产品5015.84吨,罚没款总额1657128元,全省已有18人因涉盐违法犯罪被依法判刑。2004年贵州省盐务管理局被国家发改委盐业管理办公室授予“全国食盐市场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近年来,贵盐集团还按照《关于改革食盐流通方式的意见》要求,把营销网络建设作为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启动“四大工程”,即食盐销售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网络工程、专营稽查网络工程、质量监控网络工程,实行“送销、访销、稽查”管销合一模式,全力打造食盐专营形象,建立以送销为手段,服务为灵魂,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食盐营销网络。

  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加碘食盐的供应,有效地防治了碘缺乏病的发生。

  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总结、提炼和归纳,集团公司以“巩固和维护食盐专营”为使命,以“团结、务实、开拓、奉献”为行业精神,以“自主、合作、积极、稳健”为发展方针,以“贵盐集团关爱您的健康”“贵盐集团把健康送进千家万户”为经营理念,以“提升大众生活品味,丰富大众生活空间”为战略愿景的核心价值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培育,使这些精神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展现了新时期贵州盐业的良好形象。

  变革:转变观念求发展

  贵盐的改革,在集团党委、集团董事会的领导下,从2000年起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步进:第一阶段,从2000年集团成立至2002年,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了管理体制,建立了治理结构。第二阶段,从2002年至2006年,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在全系统上下持续开展了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推行了企业内部的各项改革;第三阶段,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制定了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改革统一了职工思想,为企业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提供了体制保证,那么我们有理由说第二、三阶段的改革,为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解决了核心动力,为进一步深化集团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

  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深入和举措,职工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集团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提高。

  也因此,随着系统管理体系的初步理顺,企业集团化的色彩日益浓厚,全省盐业系统初步实现了以资产为纽带,人、财、物统一的管理体制。

  事实证明,通过改革,激发了活力,推进了集团的改革和发展。

  贵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省盐务管理局局长刘仰瑞说:正所谓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形势下生存和发展,贵盐集团领导班子认为“只有不断创新,以变应变”才能求存和发展。2006年贵盐集团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贵盐集团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贵州盐业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贵盐集团认识到企业自身的体制优势、基础优势、网络(经营)优势、政策优势,确定了自主、合作、积极、稳健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突出特点、依托优势、统筹兼顾的原则发展企业。为了有效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的中长期规划,贵盐集团建立了思想观念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保障体系、产权结构保障体系、信息建设保障体系、人力资源保障体系、企业文化保障体系,使贵盐集团‘巩固盐业、拓展物流、开放房产、发展旅游’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得以健康发展。

  显然,贵盐集团在向更加服务化的“三产”谋变。

  ——巩固盐业的方针是:按规划完善食盐流通现代化设施,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做好居民食用盐、食品加工盐和小工业用盐的销售和服务,积极引导多品种盐的消费,努力开发畜牧盐市场。

  ——拓展物流。贵盐集团在加强食盐流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筹划成立了贵盐集团物流公司,与此同时,尝试社会物流的运营,并开展与社会物流企业合作,逐步拓展社会物流,积累更多的经验和实力,从而扩大经营规模。力争到“十二五”时期成为贵州省知名的社会物流企业。并且,贵盐集团还将商品代理纳入物流业统一运作,利用其下属企业遍布各地和现有网络的优势,代理国内外名牌产品和优质产品。

  ——开发房产是贵盐集团另一战略。集团在全省各地都拥有仓库、临街门面、办公用地、职工住宅等固定资产,这些资产连同其占有的土地资源,是房地产开发的最优势要素。这些闲置土地和可改造的房产,为贵盐集团发展房地产沉淀了宝贵的资源,集团将利用上述优势,与省内的房产商合作,逐步地,积极稳妥地滚动开发商品房,为今后十年的更大发展规模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旅游。这是基于省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省发展旅游文化大省的战略布局,贵盐集团决心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迅速进入旅游行业,以搞好盐行业内外的接待为起点,选择旅游资源丰富的景点,实施开发,力求重点突破,稳步实施,逐步推进,以点、线、面结合。在十一五期间打下基础,使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成为其未来的支柱产业。

  跨越:勇立潮头谱新章

  通过多年的努力发展,集团目前积累了强大的后发优势,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贵盐人也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主业是基础,新业是希望。其主业就是要抓好销售,在巩固食盐专营大局,巩固消除碘缺发病目标的同时夯实集团发展的基础。

  “跳出盐业谋发展,融入大局求跨越”这就是集团为适应新时代而孕育形成的发展新理念。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个挑战,一是来自体制的,如果一旦进入市场,专营的优势就不复存在,其二是来自环境的,对企业的经营环境而言,廉价资源、廉价劳动和廉价成本时代已经结束,环保时代已经来临,现在的投入经营与过去相比成倍增加,三是来自政策的,从2008年开始,有的优惠政策即将取消,有的税种调高了税率,这将影响企业4000多万元的收益,使贵盐集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刘仰瑞说。

  面对形势,应对挑战,贵盐人深信:发展新产业,是实施集团《规划》的必然选择。基于此贵盐人坚持举全省之力、集企业之优、汇集团之(人)才、选派最强的干部、充实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提供最优质的资源、实行最优惠的政策和营造最良好的环境;坚持发展新业的措施不放松,为发展新业的目标创建一个好机制、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营造一个好环境。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贵盐人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改革创新,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贵盐集团以其跨越式思维方式,必然引领贵州盐业,在深层次变革中创造出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