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盐总公司网站》
中盐黑龙江盐业有限公司共有13人参加了第九届世界盐业大会,与会期间,中盐黑龙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曲洪臣与中盐上海罗福龙总经理,就如何开展绿色食盐营销进行了交流,与吉林省盐务局局长、盐业集团总经理李丹明就如何加强盐款结算进行了探讨,黑龙江省有关代表还就如何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效益,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开展网络终端建设、实行多元化经营与有关代表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感到,在市场经济盐业发展的关键时刻,社会舆论对食盐专营政策提出了质疑,但是决不会影响盐行业自身做好专营、发展专营的工作信心,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身加压,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寻找盐业可持续发展途径,采取积极的措施,紧随盐业经营机制体制改革步伐,承担好社会责任,为中国盐业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这次大会学习和交流,结合黑龙江省盐业实际,在开展经营工作中采取“两个挖掘、一个完善、一个推进、一个提高”的工作措施,一是挖掘专营潜力,做好盐这篇大文章,二是挖掘非盐经济潜力,利用隶属行业优势,开展好非盐产品的经营业务;三是完善配送中心功能;四是推进网络终端建设步伐;五是提高经营水平,争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体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食盐流通现代化步伐,发展销售网络终端建设。按照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和中盐总公司推行食盐流通现代化的有关要求,黑龙江省在省内建立了两个国家级和四个区域型配送中心。六个食盐配送中心成立后,以150公里为辐射半径,小包装食盐销售量为13.7万吨,占全省小包装食盐销量的85%,供应人口2997万,占全省人口的79%,配送区域69市县,占全省市县总数的82%。配送中心对辐射到的市县实行“集中包装,统一食盐品牌配送,统一价格,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的现代流通模式,对配送中心辐射不到的市县,由产区直接配送。
二是理顺食盐流通管理体制,实行行业一体化管理。由于黑龙江省盐业经营管理体制不顺,存在欠盐款数额大、人员多等诸多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为了进一步扩大中盐黑龙江盐业有限公司规模,增强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盐黑龙江盐业有限公司采取了资产重组或上划的方式,已对部分市县盐业企业进行了改制,在此基础上要加快改制步伐,争取三年内对全省盐业企业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
三是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在全省推出中盐品牌盐供应的基础上,已在今年7月1日起停止老包装的上市供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绿色盐的上市供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是加大营销力度,调整营销策略,制定好营销政策,做好绿色盐的宣传工作,主动引导经销商、各大超市及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正确处理企业效益和产品销售结构的关系,企业效益与经销商效益的关系,企业产品与销费者的消费关系,经销商与消费者的关系四个方面关系,要在做足做实这篇文章上下功夫。
五是加强企业管理,提升盈利水平。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强化管理,节能降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层层分解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
六是走入市场,扩大范围,向非盐经济要效益。在加强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多元化、多渠道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把主业做精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向市场经济要效益。要主动对接,寻找可合作的经营项目;借助与中盐化工企业平台,做好市场调查,把中盐化工企业的产品纳入到销售渠道。把奇强系列日化用品、元明粉、PVC、纯碱等市场有需求的产品引进来,积极开拓市场营销。利用隶属粮食的优势,把现有闲置库房积极利用起来,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利用经贸公司的平台,争取代理品牌产品,把省外需求广泛的产品引进来,把省内的优质商品打出去,搞好合作,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开展多元化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