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国化工报》
作为岩盐资源大省,目前江西省的岩盐资源开发利用还基本上停留在生产盐硝盐化工产品的状况,全省尚未形成产业和经济优势。全省烧碱年产量约25万吨,纯碱工业基本为空白,盐和两碱以及下游产品经济总量约15亿元。由于以往对盐化工业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盐短腿走路的格局。为了彻底打破这一格局,江西计划拉长盐化工业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后续产品,提高岩盐资源附加值,为江西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撑,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使资源优势真正变成经济优势。为此,江西省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盐化工业的发展意见,并把新干县和毗邻的樟树市列为江西省盐化工业基地。
江西省岩盐资源丰富,保有储量为115.5亿吨,居全国第4位。主要分布于樟树、新干、会昌等地,新干县已探明岩盐矿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总储量2.37亿吨,E级远景储量达23亿吨,而且岩盐质量好,盐田构造简单。按目前产量耗氯化钠计算,可开采1000年以上。且吨盐开采成本极低,仅为18.6元。同时县内及毗邻县市拥有丰富的萤石矿、煤炭、石炭石等配套资源,该县已探明的萤石资源储量在300万吨以上。其中C级100万吨、D级200万吨,毗邻永丰县萤石储量在650万吨以上。
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盐化工业城,新干县委托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新干县盐化产业发展规划及盐化工业城建设规划》。该《规划》已于今年3月21日通过了江西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县具备资源、区位、交通、基础辐射全国的重要盐化工业基地的优势。
按照规划方案,新干县盐化工业城近期启动和中长期储备的项目25个,总投资160亿元。据悉,该盐化工业城将规划建设5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42万吨/年PVC、15万吨/年聚碳酸酯、10.3万吨/年氟化钠、100万吨/年纯碱、100万吨氯化铵、20万吨/年甲烷氯化物、2万吨/年氯化锌、4万吨/年次氯酸钠、2万吨/年氯化聚氯乙烯、2万吨/年氟化胺、5万吨/年氟化氢钠、4万吨/年四氟化硅、3万吨/年氟化铝、7万吨/年氟硅酸钠、4万吨/年氟铝酸钠、10万吨/年硫酸钾、200万吨/年复合肥、4万吨/年二水氯化钙、4万吨/年漂粉精、60万吨/年渣制水泥、2万吨/年F134a、2万吨/年F152a、0.2万吨/年氟橡胶、60万吨/年工程塑料深加工等25个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80亿元,年利润32亿元。
目前,新干县盐化工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2005年末,岩盐开采矿山2个,年生产能力20万吨,盐化工业企业18家,年创产值达3.6亿元。江西赣中雪峰化工有限公司的成功改制重组,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股份正在新建一条年产60万吨盐硝联产生产线,并配套建设75万吨铁路专用线和20万吨食盐配送中心,电力扩容即将完工。盐化工业城5500余亩用地征地工作顺利,平整和道路网架建设即将启动。随着江西省将盐化工产业基地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基地之一,该县力争用5至10年时间,使新干岩盐综合利用盐化工产业出现质的飞跃,形成5个以上国内领先优势企业,“十一五”末使盐化工产值达到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