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潇湘晨报》
一边是“猛踩刹车”,一边是“偏向虎山行”。在大部分开发商苦待政策细则的真空期,一些主业并非房地产企业的大型集团却加速了扩张的步伐。
两种不同的表情折射的是一种令人深思的现实——一些玩家退出,一些玩家却在进入。进退之间,新的地产游戏规则正在重新确立。
在一步步成为全国饲料行业30强之后,岳泰集团开始转身迈进房地产领域。7月25日,长沙博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经理谢进对记者称,“我们将开发一个占地400亩的项目,预计投资5亿元,以住宅产品为主。”长沙博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正是岳阳岳泰集团。
在大力扩张主业盐业的同时,湖南盐业集团也悄然加大了对于房地产的投资。
经历了主业的快速发展,轻工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出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需要,房地产业成为轻工企业谋求利润增长的新兴奋点。
非主业的资本介入
谢进所说的住宅项目,将是岳泰集团真正介入房地产行业的首度之作。岳泰集团现有资产15亿余元,现有装备可年产各类饲料产品150万吨,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已达到35亿余元。
为什么此时选择房地产?“公司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公司高层开始考虑寻求新的利润突破点。在酝酿了近一年之后,最终选择从长沙开始房地产之旅。”谢进说。
“毫无疑问,房地产业成为重要利润来源是行外资本涉足地产的重要原因。”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志勇坦率地说。目前,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在长沙推出了两个知名楼盘——城市森林和西江庭院。接下来,则是酝酿一个80亩的综合用地开发项目。
数据显示,2005年,湖南轻工盐业集团的销售收入为17.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7亿元,年末资产总值达到17.8亿元,净资产10.7亿元。
资金优势明显
李志勇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来,选择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外来者应该都具有一定的实力。由于此轮政府层宏观调控的决心相当坚定,对于非房地产企业的跨行业拓展而言,寻求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主业形成良性互动,细分市场非常重要。
而在谢进的观点中,多元发展的企业可以选择多种业务进行经营。“房地产如果不好,我们可以选择资金转移。银行信贷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集团公司进行担保,由于有稳定的现金流业务,其可行性比较一般房地产公司更强。”
“现在,应该是让一些不合格的运动员离开的时候了。”谢进意味深长地说。
哪些企业在“谈房”?
红网8月1日讯(潇湘晨报记者文洁 实习生姚琴)在目前的房地产江湖,进退只是个中插曲。资本高手的举动虽然能够吸引眼球,但也非主流,更多的则是强强联手的局面。那么,究竟哪些非房地产企业在进入房地产呢?
“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非房地产企业大多有着不少共性。他们要么是有着内部市场,要么有着土地资源,要么就是实力非常雄厚。”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李志勇说。
安邦咨询专家认为,土地、信贷紧缩以及市场的调整必将带来一轮行业洗牌,集中度的提高将更有利于优质的房地产企业脱颖而出。
首先具有较强融资能力的企业才是最适合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因为资金密集是房地产的最大特点,其对资金的要求十分苛刻。现在又正是银行缩紧资金的紧要时刻,如果自身的融资能力较强,是十分占优势的。
其次是自身就具备比较廉价的土地,这样也从另一方面节省了开发前期所需的大量资金。这样的企业在目前国家严控土地,银行收紧信贷的情况下进入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个较好的时机。
拥有廉价土地储备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以及品牌知名度的公司将是本轮地产业洗牌的最终受益者;另外,具有区域垄断和拥有优良资产的公司同样也很具优势。
地产渔民的“捕鱼”之惑
据潇湘晨报8月1日报道 这一条河不宽,只是鱼好抓,于是四面八方的渔民都来了,挤在河面上,停放的船多了,自然有人落水了。
一想起如今的房地产市场,这样的比喻就浮现在脑海,这里的水很深,鱼好多,不管专业渔民,还是非专业渔民,都乘着他们的船来了,在水面上你挤我,我挤你,有人落水了,被淘汰,又有人来了。
留下来的,不管专业还是非专业的,最后能霸占一块地盘网一船鱼,就是一个好的渔民了。
宏观经济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行外资本进入提供了条件。能不能在这块市场分一杯羹,最主要在于你的船是否坚固,你乘着一艘航母进来了,谁管你以前是种菜还是砍柴?
资本经济的特点就是钱滚钱,相对于其他传统行业,房地产行业“赚钱”的时间要缩短许多,加之行业产业链上的一些不规范行为更是为其罩上“灰色暴利”光环,加速吸引着资本的累积。
虽然近两年的宏观调控抑制了不合理的利润,仅其本身存在的高利润,仍是所有企业和资本所喜好的。
越来越多的渔船涌入本不宽敞的河里,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毫无节制的放纵只会引起整个市场的崩盘。而此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就显现出来,推倒旧有的游戏,建立新的规则,房地产行业开始成熟与规范。
全面实施的土地市场招拍挂政策使土地交易公开、透明和公正,外行与内行在同一起跑线上拼资本。
金融紧缩等政策的实施也进一步提高了房地产行业的入市门槛,又挑选着资金实力雄厚的游戏者。
房地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的激烈,房地产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可是,由于小渔船的出局,使仍驰骋在河道上面的渔船们的相对利润空间并未减少很多,怎样在现有空间内寻求最大的利润,才是他们思虑的问题。
开发实力、开发经验、开发水平成为立足市场的基点,而外行进入行业,如果不能根据房地产业的特点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立经营管理方针、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等,如果不能深入了解市场,开发出为购房者所接受的产品,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
还是这一条河,河上的人在挣扎,河外的人又想进来。
市场在变,不变的是资本对利润的追求。
风险,仍在政策
据潇湘晨报8月1日报道 非房地产行业的“地产狂想曲”正在进入高潮。由于本行业利润率的日益稀薄,众多非房地产行业大举进入房地产行业,企图在这个高额利润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高额利润的背后,风险的日渐加大已经成为一种可以预见的现实。
“政策是最大的风险。”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李志勇坦率地说。尽管在宏观背景下,资金较为匮乏的中小型企业容易陷入淘汰漩涡,但政策对于整个大的市场环境也有着十分惊人的影响。
李志勇认为,宏观调控使得房地产行业利润空间开始大幅缩水,在资金实力、开发水平无法保障,土地取得和营运方面并没有相当经验积累的情形下,对于那些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来说,行业风险大大加剧。
如果说政策风险是对整个行业带来利空的影响,那么非专业的风险则有可能带来个别企业的兴衰胜败。
有专家分析认为,一个非房地产行业的品牌进入房地产行业,原来的品牌不一定能起到正面作用。而专业操盘能力、市场认知与房地产人才的匮乏,则是影响非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