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布2006年碘盐监测报告

发布时间:2006/8/30 8:40:12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摘自《河北省盐务管理局网站》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2006年全省碘盐加工、分装、批发等环节碘盐质量和居民碘盐食用情况,及时发现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反馈至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和《河北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的要求,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2006年河北省碘盐监测报告。

一、监测结果

  1、生产加工、批发和分装层次碘盐质量:2005年7-12月对全省分装或批发企业以及加碘盐场进行802批次的检测,合格789批次,批质量合格率为98.38%,盐碘均数为33.21mg/L,标准差为5.71mg/L,变异系数为17.19%。

2006年1-6月对全省分装或批发企业以及加碘盐场进行797批次的检测,合格779批次,批质量合格率为97.74%,盐碘均数为33.30mg/L,标准差为5.34mg/L,变异系数为16.04%。

2、居民户碘盐覆盖情况和碘盐质量:2006年4-6月共检测居民户盐47873份,合格45419份,不合格1352份,非碘盐1102份,非碘盐率2.49%,碘盐覆盖率97.51%,碘盐合格率96.77%,合格碘盐食用率94.38%。

3、与2005年比较:生产加工、批发和分装层次碘盐质量稳定,加碘均匀度提高,2006年盐碘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略低于2005年,碘盐质量有所提高。2006年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略低于2005年,不合格碘盐份数、非碘盐份数有所增加。

二、监测分析

1、第一层次碘盐质量

2006年1-6月份生产加工、批发和分装企业碘盐质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维持在较高水平(2006年1-6月份批质量合格率为97.74%,均数33.30mg/Kg;2005年分别为98.24%、33.23mg/Kg)。2006年1-6月份碘盐的加碘均匀度比2005年有所提高(2006年1-6月份盐碘标准差5.34mg/Kg,变异系数16.04%;2005年分别为6.23mg/Kg、18.75%)。

2、第二层次碘盐质量

2006年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略低于2005年,非碘盐率略高于2005年(2006年碘盐覆盖率97.51%,碘盐合格率96.77%,合格碘盐食用率94.38%,非碘盐率2.49%;2005年分别为98.38%、97.28%、95.8%、1.62%)。

3、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体上看我省的碘盐质量较好,从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指标看,全省11个市中有9个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即90%以上,但有2个市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分别为89.86%和86.63%,其中一市的非碘盐率较高为10.07%,另一市的碘盐合格率较低为92.01%。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盐业主管部门对非碘盐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减弱,非碘盐冲销市场;碘盐在流通环节的质量未得到保障;一些应食用无碘盐的灶状分布的高碘地区在监测范围之内。个别市县上报的第一层次碘盐监测数据不完整,第二层次碘盐抽样份数未达到国家要求的288份,影响了数据的统计结果。

三、结论

加强碘盐监督监测是确保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保障,虽然我省碘盐的整体质量较好,通过监测发现我省个别地区非碘盐冲销市场现象依然存在,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河北省的碘盐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确保我省阶段性消除碘缺乏病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