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国食品产业网》
针对近期国内居民担心食盐价格可能上涨的情况,各地盐务部门纷纷出面承诺,食盐不短缺,不会涨价。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正是我国实行盐业专卖制度,以及已经形成的由管理体系和经营体系组合而成的食盐专营体系,才使得食盐供应能在国内出现价格结构性调整时,起到稳定物价的积极作用。
据悉,南京市盐务部门郑重承诺,该市食盐产品不会涨价,全力保证市民买到合格放心的加碘普通食盐。在湖北,物价部门制定食盐集中配送的批发价格和配送标准,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越权和调整政府规定的食盐批零价格。在广东,盐业运销集团负责人表示,暂无涨价计划。在吉林,盐业部门表示,吉林的盐储备量足够半年使用,货源充足,并且未接到国家关于盐要涨价的通知。
与此同时,各地盐业部门也开始未雨绸缪,为食盐价格的持续稳定打下基础。为保证食盐市场的稳定供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食盐的保障供给应急,去年下旬,青岛市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政府食盐储备制度。去年底,辽宁省为保持碘盐市场零售价格不变,取消价格平衡金、盐务局管理费、盐务局调拨管理费、碘盐还贷基金等四项收费。
在各地盐务部门想尽办法稳定食盐价格的同时,新年伊始,上海盐务部门开发出一系列加碘盐产品,供应上海市场。据了解,此次供应的食用加碘盐有精制低钠盐、强化钙盐、多元海藻碘盐、胡萝卜素海藻碘盐等10个品种,为居民的餐桌添加全天然健康元素。
对此,有关人士表示,食盐价格的稳定,对目前的国内市场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据介绍,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只对食盐和烟草两种商品实行专营。为保证合格碘盐的生产供应,国家对食盐的生产、运输、批发实行许可证制度。迄今,食盐专营已实施8年,由管理体系和经营体系组合而成的食盐专营体系已然形成。
目前,全国有碘盐生产企业97家,加碘盐生产能力为800万吨,还有盐业批发企业2500多家,年销加碘食盐700多万吨,基本形成从中盐总公司到各省市县盐业公司(食盐配送中心)覆盖全国城乡的碘盐经销网络。同时,零售网点建设不断强化,大部分地区将碘盐配送到零售网点,全面提高碘盐的普及率,保障合格碘盐的及时供给。
目前,我国年盐产量在4600多万吨,海盐约占65%,井矿盐占25%%,湖盐接近10%。食用盐生产稳定在700多万吨,保证对全国市场的稳定供应。